-
聚势谋远促发展 项目引领开新局
开封市2021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于12月上旬正式启动,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兰考县、杞县开展实地观摩,旨在检视项目建设成效,推动发展动能转换。活动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,强化“项目为王”鲜明导向,通过精准招商引资与项目滚动推进,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、实现来年良好开局奠定基础,持续推动开封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。 (一)战略引领驱动项目发展新格局 本次观摩活动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、市党代会部署的关键时期举行的重大举措。市委强调,必须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聚焦现代化河南建设核心任务,着力将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。通过深入推进“三个一批”项目滚动发展机制(签约一批、开工一批、投产一批),扎实开展“三大建设年”(项目建设年、环境建设年、作风建设年)活动,系统构建全周期项目推进链条。此举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,凝聚了发展合力,优化了产业布局,为开封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核心支撑。 (二)精准聚焦重点项目构筑增长新引擎 在兰考县和杞县两地的观摩行程中,重点考察了关乎开封未来发展的核心项目领域。观摩团实地察看了以创新为驱动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,如以智能化、绿色化为特征的特色装备生产线建设;见证了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项目进展,如沉浸式体验主题景区与文创产业孵化基地;检视了服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运行,如现代交通物流枢纽及教育医疗设施提升工程。这些项目覆盖战略新兴产业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社会民生保障,彰显了开封以项目拉动产业链优化、以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坚定路径,有效强化了经济韧性并培育了差异化竞争优势。 (三)“项目为王”导向深化发展内生动力 全市上下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鲜明工作导向,将重大项目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主战场。活动要求各级干部深入项目一线,破除瓶颈障碍,形成“一切围绕项目转、一切聚焦项目干”的浓厚氛围。核心目标是打通项目招引、落地、投产、达效全过程服务链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要素保障精准度,确保招引项目接续有力、落地项目快见成效、建成项目释放产能。通过压紧压实目标责任,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开封正全力冲刺年度各项目标任务,同时为下一年度开好局、起好步,奋力实现“开门红”积蓄坚实动能。 (四)协同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重点项目观摩活动是开封市强化实践导向、锤炼干部作风、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。市委在活动总结中强调,要持续以项目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工作作风的标尺,激励担当作为,破解发展难题。通过跨区域、跨部门协同发力,形成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政策集成的重大项目推进体系。开封市将持续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,强化过程监督与结果问效,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准布局、持续深耕,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,激发市场活力,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勇当先锋、开创新局。
2025-06-30
-
开封林业育苗超额达成年度目标
在开封市积极推动招商引资的背景下,林业育苗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不仅吸引了企业投资提升产业发展,还为国土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2021年,开封市完成了上半年林业育苗生产任务,强化了育苗技术支持与市场监管,确保优质种苗供应造林需求,推动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协同提升。 (一)任务背景与目标设定 2021年,河南省林业局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,向开封市下达了年度林业育苗任务目标。这一目标源于全国林业发展规划中强调的种苗保障体系,旨在通过优质苗木推动绿化工程。开封市结合本地实际,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县,明确以良种培育为核心,强化招商引资作用,例如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育苗项目,扩大了产业规模。政策执行中,开封市林业部门参照河南省"十四五"林业规划精神,确保任务落地符合规范,为后续造林提供了可靠资源保障。 (二)生产执行与技术支持措施 开封市种苗站在执行育苗任务过程中,采取多维度工作策略。首先,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,为企业及林农提供实地指导,如推广标准化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方法,确保育苗效率提升。其次,结合招商引资引入的市场机制,开展种子法宣传活动和林木种苗打假工作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,维护了产业良性秩序。这些举措借鉴了全国林木种苗管理意见,突出质量优先原则,通过培训与监督增强了主体能力。例如,在育苗生产期间,开封市整合资源推动合作模式创新,确保成果稳定实现目标。 (三)成果实效与未来展望 完成育苗生产后,开封市实测数据显示相关指标超额达成,有效支撑了森林城市创建进程。这一成果彰显了招商引资驱动的产业活力,例如企业投资带动育苗规模扩展,提升了产苗能力,为今冬明春造林储备了大量优质壮苗。在国土绿化应用中,开封市将优先利用这些苗木推进生态修复项目,如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建设。长远看,开封市基于国家林草局的绿色发展方针,规划深化育苗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,以强化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。 (四)生态意义与社会价值 林业育苗任务的完成体现了开封市融入全国生态优先战略的实践。通过招商引资放大效益,育苗工作不仅增强了本土森林资源基础,还带动了乡村就业和绿色产业发展。开封市后续将聚焦国家碳汇增汇目标,持续优化育苗体系,确保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支撑。这一过程强化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,助力河南省实现绿色转型目标。
2025-06-30
-
开封市双11电商成交额冲击亿元新高
(一)开封市在2023年"双11"电商大促中表现强劲,网络零售额逼近亿元,彰显电子商务发展新动能。该成绩源于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战略,成功引入电商平台和企业资源,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资本流入和产业聚集,助推线上经济规模化成长。通过精准政策支持,为全市电商企业注入活力,带动供应链整合和市场拓展。 (二)开封市2023年"双11"期间网络零售成果以杞县为亮点呈现增长态势。依据杞县统计发布的数据,当地电商零售额实现显著提升,体现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旺盛需求。该现象并非孤立,而是开封全市整体电商规模扩大的缩影。在招商活动中,政府聚焦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项目,支持本地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渠道触达全国市场,促进商业生态良性循环。区域品牌借助数字营销提升影响力,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 (三)农产品在线销售成为开封市2023年"双11"增长的重要引擎。杞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幅超20%,这得益于招商引资驱动的冷链物流和仓储配套升级。开封整体电商模式强调"以商促农",推动土特产如大蒜等高效对接电商平台,减少中间环节成本。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商户通过线上订单实现增收,反映地方政府通过招引电商服务商合作,提升了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。 (四)开封市2023年"双11"带动一批电商企业成长壮大,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同步上升。杞县电商企业中,销售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56家,同比增长凸显市场培育成效。在全市层面,中小企业借助招商项目获取技术和资金扶持,通过直播电商和社交媒体营销扩大市场份额。政府搭设培训平台,强化企业合规运营能力,吸引更多初创企业入驻电商园区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。电商企业增长不仅带来就业机会,还加速开封传统零售向数字化融合转型。 (五)招商引资在开封市2023年电商发展中扮演核心角色。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,包括税收减免和土地供应,招引国内外电商巨头落户。通过建立合作机制,例如与京东等平台签订协议,开封提升产品推广效率。此类招商举措带动全市网络零售额向亿元目标迈进,体现系统性经济转型策略。区域协同效果明显,杞县案例扩展至开封各区县,巩固电子商务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地位。消费者信心增强,推动零售模式创新。 (六)开封市2023年"双11"成果源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。政府牵头构建智慧物流网络和数据中心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提升配送效率。招商引资引入的供应链企业优化仓配系统,缩短商品流转周期。电商发展带动开封商业文化演进,消费者行为从线下转向线上,政府强化监管确保市场秩序规范。未来,开封计划深化招商合作,重点扶持高附加值产业,赋能数字经济长远可持续增长。
2025-06-27
-
八朝古都消费活力迸发 开封社零增速领跑全省
2021年1至10月份,开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.11亿元,同比增长13.0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.0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1位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当地持续优化消费供给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、激活市场主体动能等多项举措的协同推进,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进、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。 (一)政策引领激发市场活力,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为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向好,开封市聚焦“扩内需、促消费”主线,出台系列政策举措。通过实施“消费提振年”活动,统筹推进商圈升级、便民消费、新型消费等重点任务,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。在招商引资方面,当地围绕商业综合体、特色商业街等重点领域,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,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,现代商业布局不断完善。同时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简化审批流程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,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。 (二)文旅融合释放特色动能,宋文化消费成增长引擎 作为八朝古都,开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。2021年以来,当地深度挖掘宋文化资源,打造“大宋不夜城”“清明上河园夜游”等特色消费场景,推出菊花文化节、宋词文化节等系列文旅活动,吸引大量游客。文旅消费的升温带动了餐饮住宿、文创产品、特色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增长,形成“文旅+”消费产业链。数据显示,1至10月,全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,成为拉动社零总额的重要力量,彰显了文旅融合对消费市场的强劲带动作用。 (三)新型消费加速渗透,线上线下融合拓展空间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开封市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发展。线上购物、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,推动消费渠道多元化。当地支持电商平台建设,培育一批本土直播电商基地,鼓励传统商贸企业“触网”转型,开展线上促销活动。1至10月,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,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。同时,线下商业加快数字化改造,智慧商超、无人便利店等新场景落地,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生态逐步形成,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。 (四)城乡市场协同发展,农村消费潜力稳步释放 开封市注重城乡消费市场统筹推进,持续完善农村商业网络。通过实施“电子商务进农村”综合示范项目,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,推动“工业品下乡、农产品进城”双向流通。乡镇商贸中心、农村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不断升级,农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。此外,当地依托特色农业资源,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化运营,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,带动农村消费能力提升。城乡消费市场的协同发展,有效扩大了消费总量,为社零总额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。 值得注意的是,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.32亿元,同比增长4.5%,增幅较9月份有所回落,这一趋势与全省保持一致。分析来看,主要受国庆假期后消费季节性调整、部分大宗商品消费需求阶段性放缓等因素影响,但从1至10月整体情况看,全市消费市场韧性强劲,增长基础稳固。
2025-06-27
-
【2022年开封招商】开封精细化工: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
开封精细化工: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一、企业矩阵: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集聚 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作为全国 14 大精细化工基地之一,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企业: 基础化工:平煤神马东大化学年产 50 万吨离子膜烧碱,占中部市场份额 30%,氢气副产物供应新能源企业。 新材料:夸克新材料产品用于航天涂层,冬奥会火炬涂层原料唯一供应商,技术壁垒全球领先。 医药化工:缘润药业替米沙坦中间体占国内 60% 市场,年出口额超 5 亿元,客户包括辉瑞、诺华等药企。 二、产业链延伸:从基础到高端的升级 纵向深化:光气产业链延伸至异氰酸酯、聚碳酸酯,华瑞化工光气衍生品占国内高端市场 40%,吸引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。 横向拓展:布局电子化学品,某企业研发的超高纯氢氟酸(纯度 99.999%)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,打破美国杜邦垄断。 三、创新驱动:技术突破与平台建设 研发投入:全区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 5 亿元,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 个,某企业研发的新型催化剂使反应效率提升 50%,获国家科技进步奖。 中试基地:建设省级精细化工中试平台,2022 年孵化项目 12 个,其中石墨烯导热材料中试成功,预计年产值超 3 亿元。 四、绿色发展:循环经济与低碳转型 推行 “园区循环化改造”,建成危废处理中心、中水回用系统,企业间副产品利用率达 75%。某氯碱企业将副产品氯气用于 PVC 生产,年减排氯化氢气体 1000 吨,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。目标 2025 年建成千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,年产值突破 1200 亿元,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化工基地。
2022-05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